![]() 6、 改变跑步姿势能提高你的跑步效率 根据“肌力与体能期刊”在2014年4月的一篇研究表示,不论你用什麽姿势跑步,其效率并不会有太大差异! 当然,可能大部分成绩好的选手,他们跑步的姿势与效率会很类似,但有监于个体差异性大,并不是刻意模仿或是改变,就能让不适合你的东西成为你的一部分。 说到底,与其去效法不适合自己的跑步姿势,导致受伤机率增加,不如选择遵行自然、以自己感到最舒适的方法去跑步,一切效率在你的掌控之内,都是好“势”! 7、 跑步不需要休息日 如果你还在以往的错误印象里,认为一天没练实力就会退步,或许以下的数据会让你改观! Jeff Gaudette,国外跑步网站Runners Connect编辑,前美国队奥运代表选手,总结一些有氧运动与休息时间相关之数据,如下: 一个训练有素的运动员(有持续4~6个月的训练),基本上休息时间在10天内,并不会有最大摄氧量往下掉的看法。但时间如果长达2周,最大摄氧量可能就会有逐步往下掉的趋势。9周时,大约下降19%;11周後,则可能少掉25%。 因此,适当地休息并不会带来多严重的影响。有时反而适当减量训练,还能够提升你的运动表现。但如果天天休息日,那可就又另当别论 8、跑步是年轻人的运动 跑步永远不嫌晚,无关你是新手、男女还是老少,只要在合理的运动范围内,都可以从走到完成5K、10K甚至是跑完全马 先从慢跑10秒、快走1~2分钟开始,慢慢地增加跑步的时间。 而随着快走(休息)的时间减少,许多不喜欢、没接触过长跑的人,竟从零到有,甚至完成一场马拉松,且鲜少有受伤的例子。 注:快走及慢跑的时间比例因人而异,并非绝对。视个人情况去拟定 简单来说,我们认为运动这件事没有绝对,只要你是做对的事(拥抱运动人生就是对的事),在不会受伤、安全的前提下,都非常值得去尝试! (注:关注健身吧微信公众平台,订阅号搜索 “ 健身吧网 ” 或 “ 点击扫描关注 ”) 相关推荐: |